话说回来,这CBA休赛期的热闹劲儿可一点没减!广东宏远这支球队啊,向来是球迷关注的焦点。上赛季虽然没能捧起总冠军奖杯,但他们的外援组合吉伦沃特和莫兰德跟徐杰的“三叉戟”打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简直是把徐杰的组织才华彻底激活了。如今新赛季即将开启,球队在外援选择上动作频频,尤其是大外援的人选,直接关系到徐杰能否再次“开挂”。与此同时,张文逸续约、徐昕的成长也成了宏远球迷热议的话题。这支老牌劲旅,是不是又要搞点大事情?
咱们先聊聊最核心的问题——大外援到底怎么选? 上赛季莫兰德的作用,懂球的都明白。他不是那种数据爆炸的得分手,但防守端稳如泰山,策应意识一流,最关键的是,他跟徐杰之间的化学反应简直像装了GPS定位。徐杰一突破,他就能顺下接球终结;对手包夹徐杰,他还能及时出球策应。这种默契,可不是随便拉个大个子就能有的。汉密尔顿之前在广东也是同类型的球员,机动性强、不占球权、能挡拆顺下、中距离还准,跟徐杰搭档起来特别舒服。
现在广东放走了莫兰德,肯定是要找一个风格相近甚至更优的替代者。你总不能找个站桩式中锋,只会抢篮板、不会跑战术吧?那样徐杰的传球天赋不就白白浪费了?所以啊,朱芳雨和杜锋这次的眼光真得再准一点。理想的大外援,必须具备出色的挡拆执行力、一定的护框能力,还得有不错的无球移动意识。 要不然,别说带动徐杰了,可能连基本配合都打不出来。说白了,这不是单纯看身体素质,而是要看“适配度”。篮球是五个人的游戏,尤其在强调团队协作的广东队,一个人不合群,整个体系都可能卡壳。
再来说说咱们的本土射手——张文逸。这位通过选秀进入CBA的小伙子,这两年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两个赛季下来,三分命中率稳定在40%以上,这在国产后卫里是什么概念?那是实实在在的空间型射手啊!虽然防守端确实还有提升空间,但人家这个休赛期训练没落下,热身赛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几记关键三分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更难得的是,据说有其他球队开出更高薪水想挖人,张文逸却选择留队。这份忠诚,值得点赞。对于广东队来说,留下这样一个性价比高、态度端正、又有潜力的年轻球员,绝对是明智之举。既保留了阵容的稳定性,又为未来储备了即战力。 尤其是在外线需要拉开空间的体系下,张文逸这样的角色球员,关键时刻真能“carry全场”。
当然,咱们也不能忽视内线这个短板。目前广东的国内内线,真正能扛大梁的也就徐昕和王少杰了。张明池被弃用,说明杜锋对他的成长速度不太满意。而徐昕呢?这孩子真是肉眼可见地进步了!上赛季场均10分钟就能拿到4.2分2.2板,效率已经不错。今年夏天还入选了国家集训队,这可是国家队对他潜力的认可。回到俱乐部打热身赛,攻防两端都有亮眼表现,特别是在护框和挡拆顺上做得越来越成熟。
如果新赛季他的出场时间能稳定在20分钟左右,场均10分5篮板绝对不是梦。 想想看,一个身高超过2米10的年轻人,能在防守端撑起一片天,进攻端又能高效吃饼,这对广东的整体轮换太重要了。而且他跟徐杰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俩人都是广东青训出来的苗子,从小一起打球,那种信任感是外来的球员短期内难以替代的。
对比一下,像辽宁的韩德君+弗格组合,山东的陶汉林搭配强力外援,都在内线构建了强大屏障。广东要是只靠徐昕一个人顶着,压力太大。所以引进一名高水平中锋,几乎是必须的。但问题来了:你是要一个纯蓝领,专干脏活累活?还是想要一个技术全面、能策应、能投射的“现代型”五号位?这就要看教练组的战略布局了。毕竟,CBA现在拼的不只是球星单打,更是体系的完整性和球员间的兼容性。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句,广东这几年的重建之路走得其实挺稳的。不像有些球队靠砸钱堆明星,他们是真正在打磨体系,培养新人。从易建联时代过渡到现在,虽然经历阵痛,但方向是对的。徐杰成长为后场核心,张文逸、徐昕这些年轻人逐渐挑起大梁,再加上外援的精准引进,整个球队的气质还在,韧性十足。
新赛季的广东队,看起来没有卫冕冠军那么耀眼,但他们就像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外援适配度决定上限,本土球员的成长决定下限。只要大外援选得好,跟徐杰擦出火花,加上张文逸在外线提供火力支援,徐昕在内线扎稳脚跟,这支队伍完全有能力搅动联盟格局。
想想看,当徐杰在弧顶指挥若定,大外援顺下暴扣,张文逸底角冷箭三分,徐昕镇守篮下送出大帽……这画面,是不是有点“王者归来”的味道了?当然,竞争从来激烈,新疆、浙江、辽宁哪一支都不是省油的灯,未来很可能上演“神仙打架”般的对决。
那么问题来了——
你觉得广东队的新大外援会是谁?
徐昕新赛季真能打出10+5的数据吗?
这样的广东队,你看好他们走多远?
众银策略,盈昌配资,南昌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