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图书设立于2004年,是国家图书馆主办并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优秀图书推荐活动。第二十届共评选文津图书20种,文津提名图书46种。这些好书涵盖多个领域,题材丰富。“文津好书”系列自第十七届推出以来,通过刊载评委、图书馆馆员和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作者、编辑的创作心得,向读者介绍这些优秀读物。我们会不定期设置互动话题,读者朋友们参与即有机会获得礼物。让我们一起悦读文津,品味经典吧。
第
20
届文津图书·少儿类图书
《妈妈的剪影》
弯弯 刘雪纯 文图
中国和平出版社
那一次,妈妈从木箱里捧出厚厚的一堆大大小小发黄的本子,里面夹着一幅幅红红的剪纸。它们跟我的年龄大致相仿,记录着妈妈从少女到初为人母的点点滴滴,从中能找到我们一家人的生活痕迹。其中,还有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模样。
展开剩余76%每一件作品都很可爱,被尘封几十年,甚是可惜。
一瞬间,我萌生了一个念头:从我的视角编一条绳子,把这些原本彼此并无联系的“珍珠”串起来,做成一本有故事的剪纸图画书。
这么多年,妈妈忙忙碌碌,却一直没忘记自己的热爱,热爱剪纸、热爱绘画、热爱生活,也爱着我们。于是,我顺着这些剪纸开始寻找她年轻时候的模样,从一个快活的姑娘到一个快活的妈妈……
——弯弯
翻开《妈妈的剪影》,宛如打开一扇通往时光深处的大门,门后映刻着一位母亲的生活时光,更闪耀着传统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的独特光芒。这部作品以剪纸作为艺术载体,凝聚着图画书创作者弯弯与她的母亲刘雪纯跨越三十年的心血,串联起生活的琐碎日常与艺术传承的深刻脉络,是家庭、亲情、温情与民间艺术交相辉映的动人之作。
(书中剪纸)
书中剪纸是岁月沉淀的结晶,每一张都饱含着母亲对生活的炽热之爱。母亲随性创作的剪纸,灵感皆源自耕田种菜、刺绣裁衣、摆摊营生这些平凡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化作纸上灵动鲜活的形象,是她对生活最本真、质朴的感悟。作者敏锐捕捉到剪纸背后深沉的情感与梦想,将原本零散孤立的剪纸,编织成一个完整连贯、充满温情的故事,让我们真切看到一位姑娘在时光长河中成长为母亲的温暖轨迹,感受到家庭传承的浓浓亲情和脉脉温情在剪纸艺术中的延续。
传统剪纸多以大红色为主调,韵味独特却稍显单一。为契合儿童图画书的需求,作者大胆突破传统,重新定调。从粉色营造的轻快美好,到随着人物成长而逐渐丰富的色彩层次,直至最后梦想成真时呈现出的五彩缤纷,颜色成为表达人物情绪、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要素。这种创新不仅无损剪纸的艺术韵味,反而为古老剪纸艺术注入新活力,使其更契合现代读者尤其是孩子们的审美意趣,让剪纸艺术以崭新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书中内页)
《妈妈的剪影》在工艺与设计细节上同样彰显出对剪纸艺术的深刻理解与创新传承。选取典型页面运用激光雕刻工艺,让剪纸线条更加清晰、质感更为突出,封面设计借鉴传统剪纸叠色效果,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以独特视觉效果展现剪纸艺术魅力,使这本书在内容与形式上实现完美统一,成为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代创新表达的典范之作。
(书中内页)
这部作品不只是一本饱含亲情温情与岁月沉淀的图画书,更是一次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深情礼赞与勇敢创新实践。它打破剪纸艺术仅存于民俗展览或古老街巷的局限,以新颖活泼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特别是孩子们的世界。通过这本书,更多人得以领略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真切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值得我们用心传承、大胆创新,让它们在岁月长河中持续闪耀光芒,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纽带,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荐书人
海飞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高级编辑
来源:国家图书馆
编辑:彭丽煌
审核:易白鸽、彭波
发布于:北京市众银策略,盈昌配资,南昌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